document.write('
')原標題:河南周口:“五大一強”崛起方略擎起發展格局
人民網周口8月4日電(記者蘇楠、劉林) 在盛夏七月、萬木崢嶸的韻律中,一座豫東明珠城市崛起的步伐正在被傳媒人見証,日前,來自人民日報、人民網、新華社、光明日報、中央電視台、中國搜索、香港紫荊網等30多家媒體組成的採訪團,冒著酷暑拉開了“看周口崛起”採訪採風活動的帷幕。
地處黃淮平原腹地的周口市承載著1100萬人的福祉,被賦予了時代責任和民生使命。這片有著深厚底蘊的土地,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,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、東晉政治家謝安、南北朝詩人、山水詩奠基者謝靈運、歷史名人袁世凱、民族英雄吉鴻昌等,特別是當今商界翹楚朱文臣、許家印等均來自周口。
豐富的人文優勢、勤勞朴素的民風,讓周口內生動力,更有市委、市政府一貫的執政自覺,漸漸讓周口聲名鵲起。
“五大一強”方略提升影響力
中共周口市委書記徐光在與媒體記者交流時說,周口在發展的節點上,提出了大農業、大交通、大商貿、大教育、大城區、做強產業集聚區的“五大一強”崛起方略,這不僅提升了周口的影響力,發展事實証明,重在落實、實踐和創新的周口崛起方略在“落地生根”之后,漸次“開花結果”。
糧倉:產糧夠全國人民吃半個月
周口是一個農業大市,農產品資源豐富,是國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糧、優質棉生產基地。周口糧倉之重,令國人側目。徐光書記說:“周口糧食能夠維持全國人口半個月的口糧。”周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650萬畝左右,總產150億斤左右,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100億斤左右,年加工轉化糧食100億斤以上。糧食、棉花、油料常年產量分別佔河南省的1�7、1�3和1�4,是河南省第一產糧大市、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。全市有8個生豬調出大縣、5個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,肉產量、蔬菜產量均佔全省1�10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交通:“鐵公水空”四位一體
雖身處內陸,但周口獨具交通優勢。內河航運通江達海,境內擁有沙河、颍河、渦河、賈魯河、汾泉河五條具備航運開發條件的河流,總裡程約430公裡。沙颍河周口以下89公裡四級航道常年通航。通航裡程、航運生產、船舶擁有量等均位居全省第一位。寧洛、大廣、周商、永登、機西5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,是全省為數不多的有環城高速的城市之一。全市公路總裡程達2.4萬多公裡,位居全省第4位,被國家規劃為公路運輸樞紐城市。鄭州至合肥經周口高鐵已於2022年底開工建設﹔漯(河)阜(陽)鐵路復線電氣化改造工程實現通車運行,成為國家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》中“洛陽—漯河—阜陽—南京”大能力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,同時開行了10余對客運列車,與此前直達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的客運列車一起,極大地方便人民群眾出行。目前,周口水路、公路、鐵路運輸交織成網,形成了公路、鐵路、水路三位一體的大交通格局。周口通用機場項目正式簽約,標志著周口除水路、陸路交通之外,還將擁有“空中通途”。周口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牛越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,周口的商貿物流業發展迅猛,特殊的區位交通優勢,助推了周口商貿物流業品牌化、連鎖化、集團化。華耀城的建設與使用,龍都紅星廣場項目等,都促進了商貿物流企業加快集聚、擴大品牌影響、輻射帶動能力。中原鞋城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形成中心城區新的商貿繁榮區。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、豫東南商貿物流中心等規劃與實施給周口崛起增添了新動能。
教育:高招省內領先 聲名遠播
周口教育事業獨樹一幟,聲名遠播,創造了全國有影響的鄲城教育經驗和鄲城一高名校,高招錄取人數和名校錄取人數連年增長,義務教育鞏固率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8%和41%。周口市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路仕杰介紹,2022年,一本、二本、三本上線總人數、上線率、增長率在全省名前茅,全市94名考生被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錄取,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。周口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“兩基”工作先進單位。教育為周口爭得了榮譽,為周口未來的發展積蓄了寶貴資源。
區位: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的前鋒
周口是一個具有后發優勢的城市。從區域位置上看,周口位於東南沿海連接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地帶,處在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最東端,是河南省委、省政府確定的承接產業轉移的前鋒。在周口崛起方略領引下,周口著力打造“一極兩區三中心”,即:中原經濟區豫東南區域增長極、現代農業示范區、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區、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中心、豫東南商貿物流產業中心、人力資源開發中心。特別是產業集聚區建設,已經成為周口工業發展、城市壯大的有效載體,建成區面積達到166.8平方公裡,累計完成投資3488.4億元,拉動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100萬人左右。沈丘產業集聚區被評為全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,項城、太康、西華、鄲城、商水、淮陽和周口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被評為全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,星級產業集聚區數量位居黃淮四市第一位。周口產業集聚區培育了蓮花味精、金丹乳酸、金絲猴食品、宋河糧液、科信電纜、萬利源棉業、四通鍋爐、雷爍光電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。伴隨著產業集聚區的發展,各縣市立足實際,挖掘優勢,奮勇爭先,多數實現了在全省經濟發展位次的前移,縣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ozine.cn/jpdq/34687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